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誠邀全球英才參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山青年學者國際論壇

誠邀全球英才參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山青年學者國際論壇


 

 

一、 論壇介紹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山青年學者國際論壇”(華山學者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for HUASHAN ScholarsIFHS2016)將于2016122022日在西安舉辦,本論壇同時為陜西省“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分會場之一,旨在匯聚海內外優秀學者與我校相關學科和教師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系與合作,在前沿科技及熱點研究領域開展深入的學術交流,全面了解學校發展戰略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等政策體系。

我們誠摯地邀請全球青年才俊參加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山青年學者國際論壇”(IFHS2016),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青春活力,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并通過學校申報國家各類人才計劃,對于暫未達到國家人才計劃要求的優秀人才,可依托學校“華山學者”人才計劃加盟,利用學校現有平臺、資源進行成果孵化,實現互惠共贏!

二、 涉及領域

論壇涉及工程、材料、信息、理學、生命、人文與管理等領域,結合學校學科特色,為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提供展示和交流平臺。

1.工程

涉及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等。

涵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

2.信息

涉及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信息安全、光通信、生物信息科學與技術、機器人技術、遙感信息科學與技術、空間科學與技術等。

涵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軟件學院、網絡與信息安全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空間科學與技術學院。

3.理學

涉及學科:數學、物理學、統計學、力學等

涵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4.生命與生態

涉及學科: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涵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等

5.人文與管理

涉及學科:哲學、應用經濟學、教育學、體育學、外國語言文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涵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等

三、 報名條件

 1.申請人具有博士學位,年齡 40周歲以下,具有2年以上科研或工作經歷;

2.申請人在所從事領域已取得突出的學術業績,為同齡人中的拔尖人才,已獲得學術界同行的高度認可;

3.申請人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思維,具備成為所從事領域領軍人才的潛質;

4.申請人學風嚴謹,遵守法紀及職業道德規范。

四、 報名方式

申請人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式進行報名:

方式一:注冊報名

請您登錄論壇官方網站IFHS.xidian.edu.cn,進行在線注冊報名,并上傳個人簡歷,簡歷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學習和工作經歷、發表論文及收錄情況、承擔科研項目情況、專利及獲獎情況等。

方式二:郵箱報名

請您直接發送注冊信息和個人簡歷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才辦郵箱HR@xidian.edu.cn。注冊信息包含:出生年月日、教育和工作經歷、學科領域、聯系電話、首選交流學院和備選交流學院。為確保您能及時收到回執,請盡量避免使用gmail郵箱。

報名截止日期:20161210日。

五、 論壇安排

1220日:全天報到;

1221日:論壇開幕式及特邀報告;

1222日:分領域學術活動。

六、 相關說明

在收到論壇正式邀請函之后,請受邀學者自行規劃行程并墊付旅費,到會后學校將為您報銷參會的國內外交通旅費(實報實銷),并統一安排免費食宿以及機場、火車站接送服務。

七、 聯系方式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事處/人才辦

報名聯系人:李明 馬驍

電話:+86-29-81891796

郵箱:HR@xidian.edu.cn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簡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信息與電子學科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211工程”項目重點建設高校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軟件學院的高校之一和首批9所獲批設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之一。2014年,學校牽頭的“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國家“2011計劃”認定,位列行業產業類第一,進一步奠定了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突出的特色優勢地位。

學校是國內最早建立信息論、信息系統工程、雷達、微波天線、電子機械、DZDK等專業的高校之一,開辟了我國IT學科的先河,形成了鮮明的電子與信息學科特色與優勢。現有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覆蓋6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0個本科專業。全國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全國排名第二,“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全國排名第四。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7個省部級基地,建設有國防研究院和空天研究院,先后承擔“863”、“973”、創新工程等1600余項重大、重點項目。

建校80余年來,學校先后為電子信息領域輸送了大量的高級人才。其中成長起了16位兩院院士,22IEEE Fellow;培養了歐洲科學院院士、著名納米技術專家王中林,“神五”、“神六”飛船副總設計師、“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總設計師楊宏等一大批行業領軍人物;走出了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等一批知名的企業家;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面相知識經濟和數字化時代,學校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為把學校建設成一所“特色鮮明、研究性、開放式、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而不懈奮斗!